最著名的博士有哪些?
先放结论,最著名的博士排名,按年代顺序排是: 亚里士多德、哥白尼、牛顿、爱因斯坦、费曼。 为什么选这五个呢? 这五个人的哲学或者科学成就无需多言,都是人类思想史上的里程碑式的存在;
而且他们每个人都对后人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比如牛顿被称为“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他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被爱因斯坦称作“经典著作”并多次引用。另外四个人在各自领域的影响力也是举世公认的。
当然还会有别的人选,但我觉得这五个人足够代表一个时代了——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 每个时代的文化背景不一样,所以对“著名”的定义也会因人而异。所以选择谁做代表性人物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我尽量客观。
再说说为什么把他们的学位都选成博士——其实一开始并没有这么计划,只是写的时候顺手写了这个。事实上这五位也没有都获得博士学位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把他们称为“最伟大的博士”(注意不是“最著名的博士”)。
首先,能获得一个博士学位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能取得这个学位的人一般都是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有所建树的人,虽然不一定是最伟大的,但至少是有重要贡献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博士是一个值得尊敬的教学和科研头衔。 所以即使有的人没有这个头衔,我们可以把他/她称为某个领域的“最伟大的人”,但是这个人获得这个称号并不能说明他在自己的领域没有做出贡献。
同样,如果有人说某某获得了博士学位,但是我们知道他在自己的领域贡献的主要是创新的思想而不是验证别人的理论,我们也可以说他在自己的领域“最伟大”,但不能说他取得的博士是一个“了不起的”学位。 因为能取得这个学位的人本身就说明他很厉害! 我们通常说博导、学长等称呼比自己年长或者有学术地位的人的时候,也可以带上这个帽子——“最伟大”,而这时候“博”字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博学”的意思,而变成了对一个人的尊敬的称谓。
著名博士名单如下:
1、李时珍:李时珍明朝中期湖广黄冈(今湖北黄梅)人,药物学家、道士。李时珍自14岁起,连续三次乡试都名落孙山。于是决心弃儒习医。19岁时他就已经能“医名著荆楚”,治疗疾病屡有奇效。他一生谦虚好学、博采众长,拜了许多有见识的医生为师,其中包括外科医生、捕蛇手、猎人、药农、渔民等,他足迹遍及许多名山大川。经过27年的长期努力,编写出《本草纲目》,全书52卷,约190万余字。
2、孙思邈: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东南)人,隋唐时期著名医学家、道士。自幼聪颖好学,据记载,他七岁就通晓“诗经”。长大后,隐居终南山中,著书行医。据说他不仅精通医学,而且还“诸子百家无不钩玄致秘”,曾“逆知(预测)节候,农桑丰歉”。
3、张悟本:张悟本,1972年出生于湖北宜昌,中医养生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特约专家,著名中医养生专家,中医世家传承人,2002年被评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百名优秀青年中医”,曾任职于北京东直门中医医院。主要成绩有“一气周流、二气相合、三圆九方,生生不息”等中医养生理论。
4、赵忠贤:赵忠贤中国科学院院士。1941年生于辽宁新民,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技术物理系。历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
5、屠呦呦:屠呦呦,女,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
6、屠善洁,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7年、2000年在山东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获工学博士学位。2003年以来在山东大学齐鲁软件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7、吴祖泽,放射与医学工程研究室主任,中科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少将军医,文职1级,专业技术一级。1950年11月生,浙江诸暨人。中共党员。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解放军总后勤部“一代名将”、世界著名干细胞专家、中华医学会全国理事、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中华预防医学会放射卫生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华裔血液学会常务理事、全军医学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多次荣获总后、总参优秀共产党员表彰,并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
8、赵玉芬,女,分析化学生物学和生物无机化学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浙江大学教授、博导。1941年12月2日出生于福建福州,籍贯河北束鹿。196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1968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曾任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实习员、研究员。现任美国马里兰大学化学系教授、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博导、上海大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兼职教授。从事有关生命起源化学及其有关的分析化学生物学和生物无机化学研究工作。在生命起源前氨基酸分子进化选择和金属催化的碳氢键活化合成方法研究取得突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