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就读香港大学本科原因?
我,一个来自北京的普通女孩子,“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自己想去的地方看自己想看的风景”这样一个平凡的理由,让我走到了今天,走到香港大学法律本科在读生的行列中。这样的选择,固然有“香港”这个地名的原因,但更多的是为了追寻“法律”这个字背后的信仰。
在十五六岁的花季雨季,我喜欢上了看各式各样的杂志。有部香港电视的一个剧集中有个活泼爱笑的女孩子,名叫童建春,在职业的选择上,很坚定很自信很坚定,“要有行为自由,而要自由,先要有法律”,这样的激情让我感到了法律人的魅力。当时就在想,这是个什么样的职业,让我幼小的心灵有如此激荡。翻开电视柜下面的《法律与生活》杂志,打开电视,搜寻第一个涉及到法律类的电视节目。就这样,我开启了一直通往法律的道路,一路艰辛,却不曾放弃。
到了高中,我的理科成绩不算出众,为了考上北京一所好的理科大学,我决定选文科。但我却放弃了我们学校很优势的文科班,因为我知道,我的人生不是一定要考北大或者人大的文科,进国内顶级的文科学府只是我众多选项中的一个,我要试一试,看看自己到底能走多远。
选择文科之后,我选择了一个相对冷门的哲学专业。开始,我的家长对我的选择有置疑,我的老师很惊讶,我的同学更是不能理解,但我知道,我心之所向,所以,我开始了艰难的文化课逆袭之路。当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的努力,让我从班上倒数第五名变成第一名,从年级800多名考到年级200名。
我的家长开始不再对我施加的压力,我的老师开始正视我,我的同学开始羡慕我,这一切的成功都源于我不放弃心中的梦想。
高三快毕业的时候,学校开展法律讲座,是我第一次全面地了解法律,开始第一次接触大学的律师教授,还与他们近距离接触,解答我们这些法律迷们关于法律的一些问题,这更是坚定了我学习法律的决心与信心。
高考前两个月,我放弃了最喜欢的文科历史,开始政治的突击学习,最终的成绩也只是刚刚过一本线。
我知道,凭我的成绩是考不好文科的,再加上我是文科生中较差的理科生,理科学不会,文科学不好,只有选择比较冷门的哲学,而且,根据我多年的对哲学的研究,发现,我更适合学习法律,所以,我选则了用哲学保底的办法,开始了我冲刺法律的道路。
七月,因为一本的分数线极高,因为哲学只有二十几个一本升学率,因为一表与二表的录取分数线差距太大,我没有告诉家人,用着节省下来的学费和生活费,用着在经济学上“成本领先”“成本垄断”战略,我踏上了一条没有任何退路,只能前进的学之路。
九月,我第一次看到香港的样子。也许因为第一次离家乡这么远,也许因为心中坚定的信仰,我并没有特别不适应,我也并不孤独。这种在全世界各地都存在的情形,被尼采称为“真正的孤独的时代”,但这样的孤独和孤独之后的失败比起来,完全不值一提。
在港大,我能感受到我每天的每天,都在进步。这种感觉就像是拿一把满是锈迹的剑,日日磨砺,终会有所回报。
我想考大学院,我想留在香港,我想做律师,在我所爱的这座城市,在这座繁华而又古香古色的城市,我要将自己的法律信仰融入这座城市的每个人每个角落,就像那些香港大学的前辈们一样。为了实现这个梦想,现在的我,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