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学院怎么样?
首先 台北教育大学不是台湾最好的大学,因为台湾的大学排名是按文科,经管等文理综合排名的。 而台北教育大学最强势的教育心理学专业在文理排名第一。 当然如果你说的是综合类大学的话。 那排名第一的当然是台湾大学了。 台北教育大学的实力也可以从毕业生薪酬上得到印证,根据2015年官方统计,北教大毕业生平均起薪为27386台币(约6000元人民币)。这个数据比一些私立本科要高出许多!
第二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学校位于高雄市,交通不便,周围环境一般。 不过既然你都打算来读研究生了,还担心啥环境啊~ 第三 从个人喜好上说,我不喜欢高雄这个城市(可能因为我是在岛上待了四年吧……),气候也不好说,阴晴不定。但是高雄的学术气氛还是可以的,毕竟最高学府都在那里。另外高雄有最大的图书馆——中央图书馆。各种资源都很丰富。而且高雄市区内也有许多优秀的大学,比如台湾中山大学、中兴大学等。 如果来读研,我觉得你没必要担心太多,一切等着你去探索~ 关于专业的选择嘛…要看你自己今后想往哪方面发展啦。 每个学校的每个系所培养的学生方向都不一样哟~~ 所以还是先想好到底要不要读研再说吧~ 有疑惑可以给我留言 我会一一回复哒~~~
学校创建于1995年,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以工学为主,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先后被评为全省教育系统“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平安校园先进单位”、“依法治校示范校”等。
学校坐落在风光秀丽的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合肥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现有翠微、锦绣两个校区,占地面积697亩,建筑总面积29.02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1.56亿元。纸质图书84.41万册、电子图书207.56万册。现有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0395人,教职工603人,其中专任教师510人。学校重视人才引进和教师培养。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230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312人,双师双能型教师211人。“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师资培养模式”试点项目成功立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重点试点项目。
学校设有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商学院等5个二级学院和通识教育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38个本专科专业,形成了以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业设计为代表的制造类、以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土木工程为代表的建设类、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为代表的信息类、以产品设计、环境设计为代表的设计类、以“互联网+财务”和基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业财一体化”为代表的管理类等特色和优势专业群。智能制造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我省新获批的本科学术学位类专业。机器人工程专业在我省高校首开。
学校不断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基于“一主线、二层次、三阶段、四循环”理念的校企协同、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获批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1项、教育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55项、“省级重大教学改革研究”等省级质量工程项目650余项。
学校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办学特色。与上海国际汽车城、上海临港集团、中兴通讯等集团和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开设高端定制班,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就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及专业群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学校在合肥市经济开发区大学科技园、上海漕河泾开发区和上海嘉定江桥工业园区建立了3个大学生实践(创业)基地,在合肥、上海等地86家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打造了学校、企业、园区“三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与德国劳英茨布吕根应用技术大学、美国匹兹堡州立大学、韩国加耶大学等20多所高校结为友好学校,在学生培养、学术交流、海外研修等方面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学校重视教师教学和科技研发能力提升。有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精品(MOOC示范、视频公开、资源共享)课程达12门;“设计学”获批省级重点学科、“会计学科”获批省级重点扶持学科;“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被列为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实验班。建有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和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4项和省教育厅、省质检局等科研项目134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0项、省级重大教科研研究项目58项,获授权专利269项(含发明专利12项),编写各级规划教材32部。教师在国内外正规学术刊物上发表教学、科研论文1700余篇,其中SCI、EI、ISTP等检索收录216篇,中文核心等收录18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