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初级学院是什么?
1、先简单介绍,我在UW-Madison的本科读的经济学,研究生在UIUC读的数学(统计),这两所学校都属于美国公立大学系统。我本科的同学有读完PhD的,有读完master的,也有读完bachelor就工作的;我的硕士同学有读完PhD的,有读完 master的就工作了。 总体而言,我对这两所学校的教育体验还可以打90分(满分100);
2、再说初级学院,它本质上相当于国内的专科,但是入学门槛较低,完成高中学业即可申请。学费相对低廉,一年3-4千美元。课程安排较宽松,适合那些不想学太多科目、想轻松些毕业的学生。因为只要满足一定学分要求就可以拿毕业证,学校对课程的考试要求也相对宽松。因此这个学位的含金量低于本科,也比本科难拿到工作签证。当然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想要移民就别想了,这个学历没戏了。但留在美国找份高薪的工作也不是难事。 这个校区位于威斯康辛州的Madison,距离芝加哥大约5个多小时的车程。一共有800多名学生,国际生比例1/3左右,中国人很少,大概10多个吧。它的专业设置很全,可以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 教学质量取决于具体选课的老师,有的老师严格、认真、课讲得精彩,分数给得也高;有的老师上课就是念PPT,考试题目也很容易。总体来说基础科目的学习体验还是不错的,我有些同学在本科阶段成绩不是很理想,但在初级学院阶段通过“作弊”(在美国所有形式的作弊都是违法的,包括小抄、递纸条、请人代考等等,无论形式如何都被视为违法,一旦被抓到后果严重要坐牢的!!!)拿到了不错的GPA。
关于就业,这个专业没有特别的实习安排,主要还是你本科学到的理论知识在找工作的时候发挥作用。我的同学里有刚毕业的找了很好工作(年薪15万美元以上)的,也有找不到工作的(只拿到了3.6万的offer,最后没签),整体而言比我的本科和硕士同学要差一些。
美国初级学院是介于中学与大学之间的两年制学校,学生完成学业,成绩合格者可以获得副学士学位。从历史进程来看,初级学院是为学生提供高等教育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它在美国高等教育体制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初级学院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人民大众上大学和大学师资来源的问题。
初级学院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已形成一个巨大的体系。从地域分布来看,它们大多数设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既为当地服务,又不离开社区;从其性质来看,既有公立的,也有私立的,但主要是公立的;从其规模来看,既有大校,也有小校;从其类型来看,既有全面发展的学院,也有职业技术学院。总之,初级学院在美国高等教育中是为社会“边缘”地区、社会“大众”层次和教育“薄弱”对象服务的。
初级学院在美国获得发展的原因:
一、中学的发展与普及为初级学院输送了大批的学生。到了20世纪初期,美国的中学已得到普遍而迅速地发展,接受中学教育的学生数量急剧增加。1900年,在中学学习的学生有182万人,而到了1920年已达613万人,增加了两倍以上。中学的发达和在学人数的增加,促进并推动了初级学院的发展。
二、大学的规模无法容纳日益壮大的升学队伍,初级学院则可以为他们提供大学前两年的课程。大学的宗旨是为有地位和有财富的人服务的,他们不能也不愿意扩大自己的教育对象。这样一来,初级学院就弥补了大学不向平民开放教育的不足。
三、社会劳动需要有半熟练和熟练的工人,特别是需要合格的技术人员。初级学院恰好可以为社会培养各种类型的技术人员。20世纪30年代,特别是经济大萧条时期,失业人数剧增。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就必须培养合格的劳动者。为此,初级学院一方面向学生提供高等教育,一方面为失业者和有工作的人提供实用技能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因此,初级学院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解决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