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的移民主要来自哪?
首先,武汉在1953年以后没有接纳过大规模移民,所以这个问题有点久远了。 不过可以谈谈其他类型的移民,如改革开放以后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武汉确实从外地吸纳了一定数量的人才(主要是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以填补武汉产业转型后出现的技能空位和满足城市发展需要。
这些人才很多来自于农村,他们一般拥有初中及以上的文化程度,部分人是当地有固定职业的“农民工”,而大部分人则是离土不离乡的农民,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在改革开放以前就进入了工厂、企业,只是当时实行的是分配制度,他们没有选择离开故土前往外地的权力;改革开放之后,他们的工作单位陆续开始裁员或者效益不好,生活没有了着落,于是纷纷出外打工寻出路。
由于武汉的工厂较多,而且那时交通不便,务工者要想出去很难,因此大批的农民工便涌进武汉这个“大码头”,他们当中不少人最终落户武汉。当然也有少量高素质人才,如高校教师、科研人员等。 还有一类是原住民,他们是1960年至1970年间为了支援武汉三镇的城市建设而搬迁进来的湖北其他地区(恩施、咸宁等地)的农民。
历史上的武汉,先后三次大兴水陆码头,先后四次设治建城。清代成为全国“四大名镇”和“天下四聚”之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和湖北枪炮厂等一批中国近代最早的民族工业巨擘在这里兴起。辛亥首义更是推倒了封建帝制,使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为之改观。近代工业基础和长期的商业贸易中心的形成以及辛亥革命首义之区历史地位的奠定,使武汉成为全国重要的工商业中心和革命中心。1927 年 1 月 15 日至 2 月 9 日,武汉一度成为革命政权的全国中心。1949 年5 月后,武汉迅速得到发展。1950 年底至 1957 年,武汉市先后接收了东北、内蒙古、京、津、沪、闽、粤等 10 余个省、市下放的工厂 341 个,安置归国华侨2.49 万余人;安置军队复员、转业人员 10.6 万余人;新收流散犯 5300 余人。此外,中央机关、沿海和大中城市迁来的单位和个人难以记数,仅干部、职工和技术人员在 10 万人以上。1956 年比 1949 年工业产值增长了 16.42 倍。工业人口达到 52.9 万人,占市区人口的 41.53%。武汉市社会经济得到空前发展,城市规模也不断扩大。人口激增的结果是住房紧张, 1956 年住房严重缺 3030 万平方米。
1958 年“大跃进”运动开始后,全国各地都在倡导“大办钢铁”,搞“小土群”,钢炉遍地。武汉地区也在开展。武汉市人口出现大外流。到 1958 年底,全市共迁走职工及家属5 万人,下乡参加大炼钢铁的 7 万人。1959 年随着国家压缩基建规模和调整大城市人口,武汉地区人口呈净迁出状况。如 1959 年迁往本省武汉以外地区和外省的职工及家属为 10 万人,下乡 4 万人,复转军人就地安排 9 万人。净迁出 23 万人,使武汉市人口由 1958 年 281 万人下降到 1959 年的 263.4 万人,减少 17.6万人。“调整”、“巩固”效果不显著,随着“跃进”运动的再度兴起和大办“卫星城”、“卫星镇”等口号的到来,1960 年上半年,武汉市人口又重新向郊区和农村流动。从 1960 年 4 月到 9 月,下乡 23.29 万人,复转军人 11. 8 万人,迁往外省市 4414 人,33 个厂矿和科研等单位外迁,职工及家属 57164 人,总计迁出 81 万人,人口下降到 236 万人。
1961 年国家决定在农村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城市建设实行“收缩战线,控制人口,加强管理”的八字政策。于是,武汉市人口又出现重新流回市区的趋势。1961 年 1 月到 1962 年 9 月,市区迁入 58.43 万人。1962年至 1964 年市内人口由 230 万上升到 258 万。1964 年至 1965 年因三线建设,人口外流 50 多人。1966 年 5 月至 1971 年,为武汉地区“文化大革命”武斗时期,外地流入人口减少,但人口自然增长较快,人口增至 290.21 万人。
1972 年至 1978 年,武汉市在恢复生产,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同时,大力开展“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活动,并实行“关、停、并、转、迁”等措施。1972 年,武汉市人口外迁 689 人,外迁人口主要流向本省仙桃县和黄梅县。1974 年和1975 年分别迁入 15043 和 20518 人。1974 年武汉市郊区 8 个区社 549 个大队开始推行“四包一调” ( 即:包人口、包土地、包社员口粮、包社员收入,调整社员户口 ) 的农村人口管理办法,共调回人口近 40万人。使郊区的农业人口由 1974 年的 160 万人下降到 165 万人。 1978 年武汉市人口增至 320 万。